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一门三道,33米!南京发现六朝时期的国门

时间:03-03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19

一门三道,33米!南京发现六朝时期的国门

南京西街遗址考古再出重磅消息!2月26日,2023年度江苏地域文明探源重要进展汇报会上,西街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陈大海介绍,西街遗址发现了六朝时期的御道和国门,意义非凡。△2023年度江苏地域文明探源重要进展汇报会西街遗址位于秦淮河入江口南,西临大江、北滨淮水,东南为雨花台岗地屏障,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这片区域山水环绕,内部地势高亢平坦。发源于雨花台岗地的南涧(现南玉带河)贯穿其中,北注淮水,是遗址赖以生存的母亲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17年起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西街遗址连续开展发掘工作,共计完成12000平方米面积的发掘。该地块分布有多达9个时期的地层,堆积自商周直至近现代,完全印证了南京城市历史沿革。重要发现主要包括商周长干古城和六朝长干里。△西街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陈大海在介绍考古成果据史料记载,都城位于淮水(秦淮河)以北,长干为淮水以南的重要门户,人烟阜盛。彼时,淮水上设大航、竹格航等渡口,是长干里与都城间的交通要道。大航又称朱雀航,水北建朱雀门,南渡有大路贯穿长干里。东晋在长干里南设外郭,建篱门。南朝梁天监七年,梁武帝新建国门于越城南。国门是南朝建康城正南门,北连朱雀街,南望牛头峰(牛首山又称天阙山的主峰)。△六朝环壕在西街遗址区,考古学者们发现了大量六朝时期的遗存、遗物。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南朝御道和都城的南大门,也就是国门。据了解,御道并不是方方正正的,是倾斜的,为北偏东35°。之前,考古学者们曾在新街口发现了东晋时期的御道,为北偏东25°。陈大海介绍,南朝御道纵贯地块南北,两侧各有路沟,已探明长度210米,路面宽26米、路沟宽3-6米。路面车辙密集,不见分道。△墙基和门道遗迹国门气势恢宏,一门三道,宽约33米,进深约17米,门墩两面有砖铺散水,门道残存铺砖。两侧城墙为砖包夯土,厚11.5米。国门及城墙外还引南涧水开挖了护城河。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学锋说,在传统的历史文献和《南京城墙志》等著作中,都把国门放在雨花台以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雨花台是墓葬区,所以国门的意义要从礼制的角度铺陈开说。他说:“梁武帝在建设国门以前,这个地方也有门,南京建康城模仿了魏晋洛阳城,内部是宫城,外面是都城,但是到了南朝初年,建康城首先形成了一个‘外郭城’的概念,在周边用了56个篱笆门,把这个范围把它框起来了。56个篱门内叫做‘城‘或者叫做‘郭’,56个篱门以外叫做‘郊‘,这个是郭和郊的界限。”梁武帝通御道于长干里,新作国门,打造了国都气派的南大门。这次六朝御道和国门的发现,相当于找到了六朝时期,南京的中轴线。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胡玉梅 裴诗语/文 钱念秋/摄部分图片由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